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降龙故事与中古佛教山林净土构建
  • [摘要]降龙故事是中古时期僧传书写的常见题材,僧人降伏毒龙的经历是用以构拟 “高僧”身份与山林净土的文化资源。早期中土文献所见降毒龙叙述皆以西域为背景,内容多为 世俗国王与毒龙的外在对抗。其中,毒龙居于高山湖泊的背景设定,为中土降龙故事的书写划 定了地理基础。佛经中的毒龙,一方面作为贪、嗔、痴等烦恼的象征,被认为有碍佛道;一方面又 在人居环境中制造危险,祸及性命。通过制伏内在烦恼的方式镇服毒龙,既可凸显僧侣道行,也 可喻示场域中恶性因素的消除,即清净化。这为中土之降龙提供了精神内核。同时,中土书写还 将瘴气等归为毒龙毒性的产物,丰富了佛教降龙故事的内涵,令其一定程度上本土化。降毒龙 事迹的叙述既塑造了高僧的形象,亦为僧居环境增添了神圣属性。
  • 付 邦 黄义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66 人次浏览
  • 出“科”入“文”:阿来的科幻写作及社会实践
  • [摘要]出“科”入“文”,是指阿来的科幻写作由以科技为基础,迈入对人文精神的开 拓创建。这样的见解和主张是阿来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任《科幻世界》主编期间,通过一系列创作 与实践开辟的一条新科幻路径。相较于“科普科幻”的写作而言,阿来及其代表的类别堪称“人 文科幻”,提倡将科幻、奇幻及架空历史等类型整合到人类幻想传统之中,以揭示人文想象对于 科幻的重要价值。作家兼主编阿来对于“科幻”的观念、创作及实践,内含其对“人文科幻”路径 的三重突破,即从叙事类型到文学幻想、从科学认知到人文思考、从个人写作到社会实践,这也 是阿来对于科幻中国的现实意义。
  • 赵 靓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56 人次浏览
  • 环太平洋岛屿共生:夏曼·蓝波安的海洋想象、 生态实践与现代性挣扎
  • [摘要]夏曼·蓝波安笔下呈现的达悟人多元海洋想象是其民族形成敬畏海洋信仰的 基础,也是尊重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的博爱精神的源泉。原住民“万物有灵论”的灵观信 仰衍生的传统生态智慧,可为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或当代的自然书写提供思想的出路。夏曼·蓝 波安以环太平洋航海之旅证明了南岛语族语言、文化传统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在全球化语境 下,少数民族可以借由海洋传统与全球化论述对话,并实现环太平洋岛屿的多维共生。
  • 赖清波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58 人次浏览
  • 中缅景颇文当代小说创作比较
  • [摘要]中缅景颇文当代小说创作分属两国,因民族同源,形成了独特而重要的跨区 域创作共同体,共同构建景颇族群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意义,并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特 殊的边疆语境使得对其进行文学比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立场、基于具体作 品开掘民族文学跨区域比较的新探索,对于完善相关文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 开拓价值和启示意义。
  • 李 瑛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52 人次浏览
  • 吉狄马加和阿库乌雾的诗歌英译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海外传播
  • [摘要]以吉狄马加与阿库乌雾为代表的当代凉山彝族诗人备受海外译者与出版机 构的关注,彝族诗歌中的主体建构、民族志与民族志诗学、民族语言也引起海外学者的研究兴 趣。在充斥着意识形态偏见的海外汉学研究场域,凉山彝族的诗歌外译与传播经验或可为少数 民族文学乃至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提供参考与启示。
  • 谢丹凌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90 人次浏览
  • 论现代性浪潮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
  • [摘要]文章以“五四”文学革命以降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为背景,以少数民族用汉语 书写的文学理论批评为依据,观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与现代性生成,并以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文学理论批评为例,分析少数民族文论逐渐融入现代性主潮的历程。 进而概括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演变发展的六个特征,即由传统到现代,由多元到单 一,再由单一回归多元;对主流文学理论批评长期处于追踪状态,同质化特征显著;各民族文学 理论批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文学批评的重心逐渐“向内转”,主体意识渐趋增强;坚守现实主 义主体地位,又包容不同的文学思潮;文学高等教育是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按 照现当代文学史通行分期方法,盘点重要的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及其文论所涉及 的主要创作与理论问题,继而分析了三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态势。
  • 艾 翔 艾光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47 人次浏览
  • 李贽的自我意识及其文学思想论析
  • [摘要]李贽借助易学提出“一元统天而万化生于身”的观点,充分凸显人的主体性与 具身性,将世界本体还原到个体自身及实践。李贽的“我”体现为一种特别的自我意识,它与“虚 己无为”“无人无己”同时共在。李贽也以“真空”来阐释“一念之本心”,以“饥饿于学”来充实自 我,挑战虚假的旧道德与形而上学,直面无法回避的现实,于生命实践中重塑着一个全新的自 我。李贽的自我意识及其意识逻辑为在文学思想体系上全面地超越七子派、唐宋派,并超越传 统“化工”的古典美范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于天地之造化中注入“寸心千古”的生命与 历史的分量,阐释了新“化工”之美。
  • 李瑞卿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52 人次浏览
  • 乾嘉时期武将“边功”的文化记忆与诗歌文学想象
  • [摘要]清代顺康时期的战争主要是统一和平叛,是对原有版图的巩固;道光之后则 是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多为败绩;而乾嘉时期的战争对拓宽中华版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多为 胜绩。多民族武将在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疆域的拓边戍守中建功立业。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对 保土安民的思考迥异于书斋中的文人,国家安定与中华民族一体精神灌注其笔下,他们对王朝 疆域稳固叙述与抒情基础上的书写,迥异于中唐以来的边塞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方史料 对于疆土记录的不足,也反映了清朝武人对于中华共同体建构的努力。乾嘉时期这些饱含家国 情怀、盛世自信的创作,在让清朝臣民感知边地之重的同时,也逐渐从文化层面认同彼此,从而 产生文化自信。
  • 米彦青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71 人次浏览
  • 明代阳春铜石岩刘仙女摩崖诗刻五种考述
  • [摘要]明代广东阳春铜石岩刘仙女摩崖诗刻五种,是由明万历年间李开芳首题《题 刘仙女蜕岩》,其他四人唱和而成的一组诗歌,诗刻于铜石岩崖壁之上。文章对摩崖诗刻五种作 出叙录、释义,并将其与清初重要文献《刘三妹歌仙传》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往学界普 遍认为清初《刘三妹歌仙传》是记载歌仙刘三妹的最早文献,而刘仙女摩崖诗刻将刘三妹事迹 的记载提前至明代。刘仙女摩崖诗刻关于刘三妹的叙写,包括其外貌、精神、居处、升仙事迹的 种种描写刻画,生动传神,意境优美,涵盖了《刘三妹歌仙传》的内容要点,这组明诗刻不仅具有 一定的艺术性,更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 张 煜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67 人次浏览
  • 应制活动、应制文学与康乾时期的正统建构
  • [摘要]应制兴盛是康乾时期显著的文学景观。为了建构王权正统,清朝帝王以多元 的应制活动建设礼制、选拔人才、宣扬时政,彰显文治社会表征。满汉士人以“颂”为主旨,结合 天命论与大一统论来塑造帝王的正统形象。应制文学典雅庄重的语体要求,为王权介入文学写 作的具体过程和语法层面,继而规训满汉士人、塑造权力认同提供了具体路径。
  • 殷 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49 人次浏览
  • 《鼎峙春秋》文姬戏中的礼乐与民族元素
  • [摘要]《鼎峙春秋》的文姬戏中,琴笳和鸣营造出民族交融与礼乐文治图景。独见于 乾隆本的蒙古元素,背景指向鲜明,流露出积善、和睦的政治关切。围绕前代戏曲、史传的取舍 改写,融合了满、蒙、汉的历史、音乐、风俗,彰显出宣扬文治、巩固民族团结之义。这八出宫廷大 戏也由此从戏曲文本升格为礼乐治世文本,具备曲、史互证的意义。
  • 陶 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69 人次浏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学路径
  •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学路径,体现为构建“创作—批评—研究” 的三位一体。在创作方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创作理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历史、现实和远景为重要创作题材。在批评方面,建构“多元一体”民族文学批评体系,阐扬民族 文学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在研究方面,通过调整研究重心、重绘文学地图、聚焦 核心论题、加强比较研究等方式,在民族文学经典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关系 研究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牟方磊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71 人次浏览
  • 越界与流动 ——论数字时代华文文学研究之理论语境的变迁
  • [摘要]“国家”是华文文学研究者惯有的历史框架,“国家文学”是其理论依据,在数 字文化日渐发展的今天,这一逻辑的局限性愈益明显。华文文学研究要更新既有的翻译理论, 用符际翻译和文化翻译来拓展文学翻译;要超越“国家的界限”,以“世界性”来克服和补充“国 家性”的不足;超越传统“写史”的界限,借助“跨媒介”概念来重新审视传统的“认同”理论,通过 介质革新刷新我们既有的研究范式,开拓华文文学口头文学创作及研究的新理路。
  • 赵静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34 人次浏览
  • 空间的流动性与精神游牧的可能 ——论阿库乌雾的诗歌写作和诗学实践
  • [摘要]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写作迄今已有三十多年,从故乡到都市、从中国到世界, 空间“流动性”不仅是他的切身经验,同时“流动性”也不断重构了他的写作伦理和诗学向度。空 间“流动”与思想“游牧”,是一种写作实践也是一种理论自觉。他不断跨越中心与边缘、少数与 多数、本土与全球等二元的地理空间和知识空间,游走、越界,呈现出一种差异性、边缘性、混杂 性的精神“游牧”,在错位、移动、混杂、裂隙之间尝试重建一个少数民族写作者的主体位置和主 体认知。他的写作实践和“文化混血”“双语写作”等诗学追求,在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学写作的新 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其难度与困境。
  • 吴雪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28 人次浏览
  • 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的“新牧民小说”论
  • [摘要]索南才让是蒙古族小说领域中新锐的青年作家,创作的新牧民小说呈现出“异 质性”的反牧歌书写。他一方面站在“公共性”的角度,关切着现代转型下青年牧民的精神危机, 深入剖析个体化困境的成因;另一方面,他以游牧文化中对抗虚无的精神性,实现对民族性的 超越,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总体性诉求。
  • 黄炜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31 人次浏览
  • 论索南才让小说集《荒原上》的叙事策略
  • [摘要]蒙古族青年作家索南才让的小说《荒原上》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 奖,实现了青海省文学界鲁迅文学奖零的突破。索南才让在小说集《荒原上》中将当代牧民“在 路上”的生活状态演化为叙事的根本结构,将游牧文化中直面死亡的民族经验转化为叙事的恒 常主题,以冷峻疏离的叙事风格建构起独特的小说世界。
  • 王 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46 人次浏览
  • 论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民间书写的发生与嬗变
  • [摘要]海勒根那的民间书写有着清晰的嬗变轨迹。初期作品中塑造的底层人物群像 极具人性深度,对民间复杂性的清醒认知使其避免落入营造“桃花源”式文学故乡的窠臼。归返 草原后,他以认同的姿态书写牧民苦难命运,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为其小说注入浓厚的草原气 息。近年来,海勒根那不断刷新叙事策略,采用“悲剧故事喜剧化”和魔幻叙事等,实现了艺术风 格的再一次深化。他对生态变迁、传统承继、民族本质等问题的智性思考和复杂思辨,对于当下 凝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司国庆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10 人次浏览
  • “格萨尔”史诗的地理空间研究
  • [摘要]“格萨尔”史诗蕴藏着藏族先民的空间思维和元地理经验,具有丰富的地理空间 阐释价值。在“格萨尔”史诗的传唱中,神圣化的地理景观、史诗世界的空间秩序、说唱艺人的空间 形塑三者深刻揭橥了地理空间之于史诗创制的重要性。同时,三者共同服务于藏族空间想象和文 化认同的生成与发展,为解释“格萨尔”中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地理空间的维度。
  • 韩 伟 闫 哲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23 人次浏览
  • 瓦尔特·海西希蒙古文学研究的三重维度
  • [摘要]瓦尔特·海西希的蒙古文学研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蒙古文学史编写、史诗研 究和口头文学叙事母题研究。《蒙古文学史》以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期的代表性作家为主线,梳 理了这一时期蒙古文学文类的演变趋势及其历史文化动因。蒙古史诗研究以叙事模式、惯用修 辞、母题等为统摄,阐释了蒙古人对日常生活和民俗传统的文学表达。口头文学叙事母题是对 现实世界的诗化和抽象化呈现,特定母题的流传变化宛如一面“现实的镜子”,反映了蒙古民族 的历史轨辙。海西希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论域的贡献,呈现了其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贯通 性和系统性。
  • 张 帆 李 英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22 人次浏览
  • 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双向转化 ——以《清平山堂话本》为中心的...
  • [摘要]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转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常见现象。宋元时期“说话” 艺人从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学作品中寻找适于说唱的题材,在说唱现场将这些使用文言创作的 故事用流利的白话敷演出来,推动宋元“说话”艺术走向繁盛。明朝中期以后,冯梦龙、凌濛初等 一批文人对宋元“说话”故事的整理与加工,助推了当时白话小说的发展与繁荣。宋元“说话”艺 术给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注入全新的艺术要素,打破了传统文言小说的创作格局,并使得白话小 说逐渐成为明清小说创作的主流。探讨宋元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相转化及其规律,可 为当下文学创作对口头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助益与启示。
  • 冯文开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123 人次浏览
 1  2  3  4  5